《巧舌如簧》

原创 800006054  2024-04-03 14:00  阅读 0 ° 次
摘要:

民间故事《巧舌如簧》:江夏是一座繁华热闹的水旱码头,是当今圣上的皇叔吴王的属地。这天,一个叫邓欢的算命先生来到江夏,找了个大市集把摊子一支,工夫不大一个老头过来说:先生,我丢东

知府赶紧照此上报抓人。随之案情真相大白,死者是吴王的爱姬,凶手果然是个独目太监,偷窃首饰被爱姬发觉,因此杀人。

此人很快就认罪伏法,被腰斩于市。此事不仅在江夏,在全国也是轰动一时,邓欢大出风头。可他自己清楚内情,整天惴惴不安,想赶紧溜,无奈却走不了了,因为吴王要见他。

一见面,吴王先重赏了他,然后不断称赞邓欢神算,说着他突然冒出一句:“先生既是神算,那你给我算算能不能当皇帝?”这话把邓欢吓得不轻,他耳闻吴王有不臣之心,没想到真要造反。若他不算,可能立刻就活不了。

思来想去,邓欢要来纸笔,写好呈给吴王说:“王爷能不能位登九五,此谶语可以应之。”

吴王接过一看,纸上写着:吴王江夏归帝都主平安天下,奇怪的是这些字一个挨一个首尾围成个圆圈图案。

吴王不解,给了一旁的师爷。师爷看过之后说:“王爷,此乃连环诗,您从中间最上面的那个字开始读。”

吴王又看了一遍,当即读道:“吴王江夏归帝都,夏归帝都主平安,都主平安天下吴,安天下吴王江夏。”

吴王读完,在座的人都听明白了,纷纷欢呼:“吉兆,此谶语正应了王爷位登九五。请王爷下旨,择吉日起兵。”

由于邓欢的名气和这条谶语的流传,吴王这边势气大振,可最后却是吴王兵败自尽,参与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抓。皇帝御审此案,所有人犯都认罪了,只有邓欢喊冤。皇帝大怒,命人将当日吴王身边的师爷带上来。

师爷如实供述,自己是吴王的幕僚,吴王死去的爱姬其实是皇帝派来的卧底,她拿到吴王谋反的证据时身份暴露被害。吴王清楚,皇帝一旦追查此事,后果不妙,想立刻反叛又怕手下信心不足,便打起了邓欢的主意。

其实邓欢不过是个招摇撞骗的,那个找钱的老头还有几个算命应验的,都是他为扬名花钱买通的。这些吴王都知道,他让师爷偷偷在知府大堂上,把写着案情和凶手特征的纸条转给邓欢。吴王的谋划是利用邓欢神算的名气,把案子栽赃给一个太监。

邓欢虽不知内情,但为了活命便根据这些瞎编卦辞,不仅掩盖了真相,更提升了神算的名气。最后,吴王再用邓欢的名气编造谶语,来打消手下对反叛能否成功的怀疑。

师爷把前后内情说完了,皇帝把写着谶语的那张纸扔到邓欢面前:“这谶语作何解释?‘吴王江夏归帝都就是吴王在江夏起兵攻入帝都。’夏归帝都主平安是说夏天起兵进攻帝都会很顺利。‘都主平安天下吴说反叛顺利天下都是他吴王的。最后’安天下吴王(音望)江夏说要安天下,只有吴王在江夏起兵称帝。这还不是死罪?”

邓欢大呼冤枉,说这些字没错,可吴王看错了,他的意思是谋反一定失败,请皇上把纸横过来看看。

皇上一愣,拿过纸横过来一看,这样中间最上面变成了“都”字。再读谶语便成了:都主平安天,安天下吴王,吴王江夏归,夏归帝都主。

邓欢解释说:“天下只有一个都,都主当然是陛下,‘都主平安天就是说有陛下在,天下一定平安。’安天下吴王,下就是攻下拿下,平定天下把吴王打败了。‘吴王江夏归,江夏的吴王只有归降了,’夏归帝都主就是夏天时候的叛乱被平定了。”

皇帝听罢一琢磨,气乐了:“行啊!朕只是听说算命的善于蒙哄,正说反说都有理,今天算开眼了。连吴王这么老谋深算的人都被骗了,可他也是太想当皇帝,利令智昏了。”皇帝遂下旨赦邓欢无罪。

经此一劫,邓欢不再算命,回家务农,平安终老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qqwi.cn/46990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800006054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