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汤金宝便问保长等人道:“倘若真是攸正安杀了人,你们猜想他会去什么地方呢?”众人回答道:“这里地处交通要道,一共有四条道路可以逃走,却不知道他会走哪一条。”
汤金宝听罢,思索了片刻,心想:如果攸正安杀了人,必然会逃出关外才能避祸。于是他又继续问道:“这四条路里,哪一条是通往关外的呢?”
保长答道:“沿着北路一直走,三日便可以出关。”汤金宝听了大喜,急忙招来心腹衙役张万、张良,命他们带了攸正安的画影图形,火速沿着北路去追赶。
两人行了三日,终于赶到了关下,谁知却发现把攸正安的画像给弄丢了。张万叹息着对张良说道:“你我也太不小心了,竟然丢了画像,而我们又不知道攸正安到底长得什么样,怎么可能找到他回去跟老爷交代呢?不如我们先回去吧!”
张良听了,也长叹了一口气,道:“谁说不是呢?不过我们既然来到了关下,不如去关下看看再说。”于是,两人便决定去关下一游,顺便碰碰运气。
两人到了关下,偶然看到了一个客店,就走了进去,准备买点儿酒喝,却见店主在和一个书生模样的人争论店钱。于是,他们便站在一旁,看起热闹来。
原来,这个店主名叫郑武,见书生单身一个人,又带了不少银两,便想要讹他一些钱财,只听郑武说道:“你与小娘子两个人一起住店,为什么只肯付一个人的店钱呢?”
书生大惑不解,忍住怒气申辩道:“我明明只有一个人,哪里还有什么小娘子呢?”店主道:“昨晚我看到有个小娘子与你一起同来投宿,今天早上她先离开了,你为什么不肯承认呢?”
书生一听,顿时暴跳如雷,上前抓住郑武的衣领,怒斥道:“这一定是你想讹我的店钱,才凭空捏造了这些鬼话!”说罢,伸拳就要动手暴揍郑武一顿。
张万见状,急忙上前阻止两人道:“你们一个人说有个小娘子,一个人又说没有,这事还不好办吗?问问别的顾客不就可以了吗?”郑武和书生听了,都觉得有理。
谁知道两人一连问了在此住店的七八个客人,都说没有见过什么小娘子。郑武一脸发蒙:自己明明看到有个小娘子与书生一起同来投宿,今天早上小娘子先离开了,为什么这七八个客人都说没有看见呢?张万和张良见状,互相看了一眼,认定是郑武讹人,正想上前去锁了他见官,却听到书生扬扬得意地说道:“就是说嘛,我攸正安从来不是无故耍赖的小人,怎么会赖你的店钱呢?”
张万和张良听了大吃一惊,随后又大喜过望,立即掏出锁链冲了上去,一把套住书生道:“你就是攸正安?本县老爷正要拿你,赶快跟我们去公堂问案。”攸正安吓得魂飞魄散,当场瘫在了地上。于是,两人便把攸正安和郑武一起带回了县衙。
汤金宝听闻攸正安已被缉拿归案,不由得大喜,当即传令升堂审问。上了公堂后,又命衙役先将攸正安一顿好打,再讯问他杀害妻子石巧妹的前因后果。
攸正安见东窗事发,也不敢再隐瞒,便将自己如何怀疑妻子跟人有奸,又找不到奸夫,最后忍无可忍,无故将妻子杀死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。
至此,这桩因疑心妻子有私情而无故杀人的奇案终于真相大白。攸正安不仅疑心病重,而且心狠手辣,无故杀死妻子,罪大恶极,汤金宝依律将他判了斩立决,押赴闹市口斩首示众,家产全部充公;而客店店主郑武讹诈顾客,本应杖责三十大板,监禁三个月,却因他阴差阳错地帮助破案有功,汤金宝只把他打了三十大板后便将他释放回家了。
朔州的百姓知道了这个奇案后,以讹传讹,竟然都说郑武是真的看到了攸正安身边的小娘子,只不过这个小娘子却是攸正安的妻子石巧妹的冤魂,正因为有了冤魂相随,才导致了攸正安和郑武互相争论,以致耽误了行程,最终被捉住。从此,朔州一带的百姓人人自律,民风也一时大治。
过于疑心也是病。攸正安娶了个漂亮的妻子石巧妹,本是人生一大幸事,然而他却疑心太重,又性格暴躁,荒唐至极,竟然在根本没有证据的情况下,将妻子无辜杀害,真的是丧尽天良。谁知,他却在机缘巧合、鬼使神差之下,被郑武讹诈店钱,以致耽误了逃跑,最后被汤金宝将他绳之以法,这真是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啊!